2024年1月3日,泰伯网发布了约2000字的专题报道《普适时空AI落地水生态领域背后的卫星遥感商业价值升级》,从中国遥感卫星构建的对地“天基感知”系统出发,分析了未来遥感AI化,以及遥感数据与其他传感数据融合应用,形成“空天地水”协同感知系统后,所存在的巨大商业空间。
文章通过阐述普适导航的遥感AI能力,以及在水生态领域形成的“空天地水”协同感知应用,表达了对中国遥感卫星应用与发展的高度关注。
原文如下:
2023年,中国航天顺利完成了66次发射任务,其中发射成功的遥感卫星达到175颗,相比2022年“战绩”提升66.6%,我国各型遥感卫星总数量即将突破500大关。中国遥感卫星形成的强大对地观测体系,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数据来源:网络资料整理)
遥感卫星数量的大幅增长有两大促成因素,一方面卫星遥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持续放大需求;二是截至2022年我国遥感卫星商业化率仅为 32%,相比全球79%的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如何提升卫星遥感的商业化应用能力?
“遥感数据加工AI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可以解决遥感数据时效性、解译精度等诸多制约。”普适导航总工程师刘志国在接受泰伯网的采访中表示:“同时,卫星遥感数据与5G、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应用,让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价值进一步释放,形成天基感知体系。”
普适导航是一家成立于上海青浦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围绕“卫星引领、数据为核、智算未来”开展创新实践,基于北斗及卫星遥感数据,进行5G通信、物联网等泛在技术的融合,提供专业的时空数智化服务及创新智能装备研发,遥感AI云平台是普适导航的核心能力之一。
遥感技术的未来:AI化
“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数据加工处理及服务平台。同时,随着环境监测、水利监管等应用的立体化管理需求,卫星遥感数据需要和航空遥感数据、视频监测数据、传感器监测数据等进行多源异构的融合,因此数据的加工、处理能力及针对垂直行业形成的业务逻辑,成为卫星遥感能否被应用落地的关键。”刘志国说道。
针对于此,普适导航开发了一套拥有遥感数据加工处理及服务能力的时空云平台,能够快速接入精度优于1米的卫星遥感影像,实现了遥感数据接入、遥感数据自动化处理、行业遥感数据产品生产制作以及数据产品在线服务等功能,并且接入无人机、雷达、声纳等传感器数据。
刘志国告诉记者,遥感AI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和海量样本模型的构建,普适导航通过项目实践所积累的海量样本数据是时空云平台AI能力建设的基础,同时智能解译数据加上行业逻辑分析,让系统自带决策功能,也是AI能力的一个表现。
遥感AI化能够大幅缩短遥感图像解译周期、提高解译精准度,同时推动遥感技术在更多领域,或者与更多技术的结合应用。普适导航在水生态领域的实践,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从天基感知看水生态全域感知协同
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水生态治理受到政府高度重视,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由于实施“涉水”,从感知端到数据层,水生态的立体监测体系建设也一直是个难题。
“2024年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趋势,会实现从现状监测向预警监测跨越,水质监测也要向水生态监测跨越,这对环境监测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刘志国表示,基于三水统筹的趋势,水环境监测的范围会不断扩大,监测指标更加多元,监测手段不断更新,更重要的是监测深度不断向后延伸,由对现状状态监测向溯源和预警发展。
水生态监测新需求驱动监测技术创新。2023年12月,普适导航在无锡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太湖数字新生态技术交流会上,首次公开了针对水生态监测的“空天地水”全域协同监测体系。
这套监测体系中,普适导航进行了高光谱成像技术、遥感AI、生物AI的应用和创新,提供环境要素提取和变化感知、水质快速感知、物种监测等多个维度的能力升级。
普适导航的水生态监测体系基于遥感AI技术进行环境要素提取和变化感知,刘志国表示,大规模数据集和图像分割模型,适用多模态时空数据,实现对水生态对象的自动解译提取和变化监测,如林地、湖泊、企业、码头等要素,可以大幅缩短遥感影像解译周期,提高解译精准度,减少人工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做到“要素提取快速高效、地物变化自动感知”。
目前,普适导航的水环境监测能力已经应用于上海市“三水统筹”监管数字化转型以及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当中。
“我们的水质快速感知依靠高光谱成像技术,物种监测则依赖于图像、视频及声纹等智能技术,这些技术结合普适导航自主研发的系列智能创新终端,构建包含时间信息、空间信息、属性数据的立体感知网络,拥有水环境全要素自动智能感知能力。”刘志国表示,普适导航构建的水生态智能监管平台拥有感知透彻、传输多元、数据一体、分析可视、系统集成等特征,推动行业水生态管理能力的升级。
更重要的是,通过普适导航在水生态领域的探索,不难看出卫星遥感技术与其他技术能力融合应用之后,应用场景会明显增加,其数据价值也会更大显现。
Recommended news